补液话题永远不变,因为样本冻存需要液氮,但液位有着很低的沸点,为了监测液位,又出人力的定期检测的,还有给实验用液氮罐配备一个液氮液位监测报警器的,在它发出“滴滴滴”的警报声时,就意味着液氮量接近预设的安全边界,也就是说,该补液了!
不过,会存在这样的情况,新手管理人员使用液氮补给罐或其他辅助工具,正式给容器补液时,对于要加多少液氮,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。
那么,应该加入多少液氮呢?
在不超过总容积90%的原则上,越多越好,标准参考值为80%!
为什么呢?
因为更多的液氮就意味着距下次补液时间更久,实验用液氮罐内样本的液氮覆盖完全度、持久度更好,毕竟液氮是每天都在减少的。
而且,补液多,用的时间长,能延长两次补液之间的时间间隔,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,保证了实验的连续性,避免频繁补液所带来的不便以及潜在的液氮泄露等风险。
80%~90%则是兼顾液氮易吸热气化,产生的气体是液态氮的696倍特性,超过90%会导致自然气化后的氮气没有暂存空间,直接压迫内胆,严重的话会损害容器结构,并存在爆炸危险,还可能顶出颈塞,导致罐口露出,吸收到更多热量,液氮消耗更快。
所以要确保实验用液氮罐内胆有足够的空间,以应对液氮气化引起的体积膨胀。
总之,在留足够气相空间的前提下,多补液!